近日,一则网帖《我用十天追回支付宝盗刷款25000元的奇葩经历》在网上热传。当事人聂先生的支付宝遭盗刷近2.5万元,但奇怪的是,支付宝方面调查后表示,钱是在常用设备上消费出去的,账号密码也都正确。这是怎么回事?直到盗刷者于3月中旬被武汉警方抓获,聂先生才明白,原来,这与他转卖的一部旧手机有关,而这部
旧手机也曾登录过支付宝。
转让一部旧手机,却被盗刷2.5万,笔者看完当事人的经历真是心有戚戚焉,细细回想:幸好没有扔过旧手机……可问题是,总不可能一辈子不换手机吧。
细读全文,试图寻找官方的解决办法,终于在文末找到了句“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电脑或手机,在转卖之前,务必做好彻底清理工作,特别是将支付软件与此常用设备解除绑定,避免其中保留的资料外泄,造成信息和资金安全风险。”说实话,对于技术盲的笔者来说,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句话,之前的当事人不也是清除了数据,不也是被盗了吗?对于手机支付和手机的那些事,普通民众又了解多少?
中国的手机用户已超10亿,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,苹果公司半年一新款,让全世界的果粉疯狂。但在国内,由于人们的观念、技术不完整和管理不当等多方原因,导致废旧手机的回收率仅为2%左右。旧手机如何处理?看着抽屉里的五六部手机,相信大多数人是跟笔者一般,不知,所以不敢乱处理。
通过百度搜索,关于旧手机的话题很热。细细梳理,笔者发现“环保”是很多人在处理旧手机时不断提到的关键词,给出了很多“废物利用”、“废旧电池回收”的妙招,网民的意见很多,可官方的正式发文却几乎不可见,或者是如上文中提出的“务必做好彻底清理工作”,实在是语焉不详。所以不难看出,要规范市场,要让旧手机还得政府主导,商家发力。
首先从市场来看,目前手机回收基本属于商家与消费者你情我愿、自行协商的过程,极度不安全。曾有两会委员建议对于废旧手机建立完整回收机制,委员建言是规范旧手机市场的第一步。
接下来,政府也该出马了。官方的收购渠道有,但并不红火,究其主要原因,还是因为收购价格过低。比如收购一部使用期限为1年的iphone5S国行,在各方面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收购价仅900元,这无疑让大部分消费者很难接受。
官方价格低,“私相授受”又不安全,那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?通过查询资料,我们发现国内并不缺乏规范的回收平台。他们以O2O式互联网公司为平台、用独特的线上下单、上门服务的方式,收购旧手机,这一模式很受民众青睐。但这类企业显然缺乏宣传,笔者建议政府首先要加大扶持,要加大宣传,呼吁民众通过正规的渠道解决旧手机;其次要设置门槛规范企业行为。唯有做好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和隐私,才能将好回收再利用工作引上防洪堤轨。
在
旧手机回收已成大势所趋的当下,唯有国家加大对二手手机市场的管控力度,督促商家唯有坚守“环保”忠旨,致力于废旧手机回收合理化,以公道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消费者。充分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两手准备,方能实现网站与顾客致之间的双赢,破茧成蝶。